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

生活零碎

在德國的生活跟台灣比起來,很像但是又很不像。
改變的不只是時區、天氣、食物,還有鄰居、語言、和作息。
對我來說這種生活在另一國度與文化的經驗是相當新鮮,也從中學到很多的。


(1) 天氣

Mannheim 的天氣給我的感覺就是地理課本上讀過的大陸氣候。溫差大、空氣乾燥、夏熱冬冷。在我預計之外的只有這裡竟然常下雨,還滿悶的。因此夏天來的話,白天會需要跟台灣一樣薄的衣服,到了晚上則要穿上秋天的外套保暖。有時早上起來氣溫會像冬天般低,但到中午太陽出來後又恨不得自己穿的是短袖。這類的氣溫變化剛開始會令人難以捉摸,畢竟已經習慣了台灣說一不二的溫和海島氣候。不過只要衣服的種類帶夠,應該要舒服的過完 Mannheim 的四季不會是難事。由於我還沒經歷過這裡的冬天,等到我有些心得了再來分享。
由於氣候相當乾燥,在白天時會很容易口渴,不但要多帶點水,也要注意護唇膏或護手霜的使用,避免皮膚乾裂。我想至少乾燥有個好處,那就是洗完衣服晾著,就算在房內也會很快就乾了。很少看到德國有人把濕衣服晾在戶外的,大多是掛在洗衣房吧。
在這裡今天晴天明天卻是大雨天,早上出太陽晚上卻冷吱吱,所以最好出門或是計畫旅遊前先確定天氣狀況如何,才好準備適當的穿著和雨具。
天氣預報參考網站 - Yahoo! Wetter


(2) 語言

在德國當然大家都說德文。就像之前同學分享過的一樣,Mannheim 會說英文的大多是大學生。到了四五十歲的階層就要看職業或是運氣了。AAA是完全沒問題,但是比較特別的是政府部門的職員可能不會說英文,或是不願意說;還有宿舍的 caretaker 也通常聽不懂、銀行的櫃檯只可以講簡單的英文...等等。另外到這裡的交換學生也有很多德語說得比英語好的。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時,我的話就只能一邊用肢體語言、或是默默的遞出文件來完成溝通,然後一邊決定要好好學德文了。
在暑假或寒假會開的德文課程,其實是挺貴的夏令營。但是神奇的是在這裡就是學得很快,本來搞不清楚的地方莫名其妙就懂了。我想對學習語言來講,環境的確是很重要的催化劑,不單是接觸的都是德語,也是自己心態上面會有所覺悟吧。XD


(3) 作息

所謂的作息不是指幾點睡覺幾點起床之類的。在德國,就像有幾篇文章提過的,星期天是法定不可以開張的日子;它應該用來上教堂、與家人朋友連繫感情,做些戶外活動等。雖然近年來好像有漸漸鬆綁的趨勢,某些商店會在周日開門,但九成的商家還是會周休這麼一天。這與台灣比較不一樣,到了周末時每個人都往外跑,不開張的話是不想賺錢了嗎?因此,如果要採買還是可以趁平常日帶點回家,或是周六時到超市囤積些糧食起來,免得禮拜天沒東西吃。
辦公時間的話通常是早上八點或九點開始,到中午12點至下午2點為止。依機關不同在每個禮拜某一天會有比較長的開放時間。通常是禮拜四,辦公時間可能就會延長到下午6點。在一開始要跑來跑去辦事情時要先確定有無開放,不然會一不小心就吃了個閉門羹。


(4) 食物

在來之前對德國食物的印象不外乎啤酒、豬腳、香腸。怎麼會漏掉馬鈴薯呢?上 summer academy 時中午常吃學校的 MENSA, 幾乎餐餐都有 potato;水煮馬鈴薯加上不同的醬汁就成了另一道菜,天天都來這麼一下,除了炸薯條我很歡迎外,其他都要吃到膩了。還有對台灣人而言,我想這裡的菜是相當重口味的,讓我們嚴重懷疑是不是每次都一整包鹽往下丟的。
在 MENSA 之外,也不是沒有好吃的東西;其實就算是 MENSA 要是能花得起錢買貴點的套餐也是能有口福的。在 Mannheim 周邊也有很多餐廳,包括泰國、土耳其、西班牙、日本、中國、美國,種類挺多。其中車站附近的 City Doener 很好吃,好像在巷子中也會有便宜大碗的餐廳。
零食方面,在市中心主要的兩條路上不到幾十公尺就會有一家賣 Brezel 的麵包攤販。1 歐左右就可買到一個,除了鹽塊有時候太多,倒還滿好吃的。如果天氣很溫暖,走在路上就會看到人手一支冰淇淋,看著看著自己都很想買。這裡一球的普遍價格是 1 歐,口味琳瑯滿目,嘗嘗鮮也不錯。


(5) 交通

Mannheim 市內的交通很便利;在買了 Semester Ticket 之後,即可於期限內無限次數搭乘路面電車和巴士,甚至一些慢速火車,範圍滿廣的。如果沒有 Semester Ticket 或是一時半刻拿不到的話,就需要在 Tram Station 旁的售票機購買車票。車票種類可以選擇一日票 5 歐左右,或是三日票 12 歐等等。買完票在一上車就要打印時間日期,有個機器在門旁的欄杆上。一般來說它不像台北的公車捷運要上車就要刷悠遊卡或是投錢,通常是任人來去,也不常看你有無車票。第一次坐車時還搞不清楚,想說怎麼沒人來看我的票呢?不過也不要心存僥倖,一旦被查到沒有票或是沒有打印的話,是要被重罰 40 歐元的!
如果住的宿舍比較遠的話,可能會想買輛腳踏車代步。這裡有些地方可以買到二手車,像是跳蚤市場、查報紙廣告、或是VISUM介紹的店家。價錢不一定,10 到 30 歐以上都有。由於新車是非常的貴,因此就算有很便宜的腳踏車賣,可能也是有某些缺陷或是壞損了。因為台灣交換來的通常只待半年,到底需不需要買腳踏車也很難說。因為習慣大眾交通之後,搭配訓練出來的腳力,其實也挺夠用了就是。


(6) 垃圾

據說 Mannheim 的垃圾分類算是做得很好的城市。在路上可能會看到很多個大箱子,藍色黃色或黑色,分別是拿來裝紙類可回收類和不可回收類。如果是住宿舍那麼通常樓下就會有這些桶子,不然一般的住戶是要向政府租用的。住了一個月以來,還真沒看過垃圾是怎麼收的。聽說次數不多,一個月兩次的樣子。可能藉此可以達到降低垃圾量的效果也不一定;因為如果製造太多垃圾積在家裡沒得丟,那就太難受了。除了垃圾桶有管制外,裝回收類的黃色垃圾袋也有特定,只要到 K7 去跟櫃台的人要就可以免費拿到了。
學生不管是在台灣還是 Mannheim 都比較不用煩惱這些問題。只要看清楚產品上有沒有回收的標誌,沒有的罐子盒子就跟廚餘一起丟 Restmuell,廢紙就紙類回收;廚房裡都會有這些垃圾桶。那在廁所裡呢?通常是不會有垃圾桶的;因為德國的衛生紙是直接丟進去沖走就行。我想可能是從小做起的關係,垃圾的分類我們都做得很熟練了。只要保持好習慣,維持整潔乾淨,也可以是一種散播台灣好印象的方式。


(7) 其他

或許是歐美國家都這樣,或許是我住的宿舍就在公園旁邊,每天早上出門晚上回家都會看到慢跑與騎車運動的人們。前仆後繼,數量多得讓我印象深刻。其中有老有少,掛個MP3就沿著河岸直直地跑將下去;有時我會懷疑難道他們的目標是跑到海德堡再回來嗎?
另外這裡的小孩也好像很多。到處都可以看到爸媽推著嬰兒車逛街、搭車,走三步就看到一個。是在台灣時沒有注意過嗎?還是這裡時興帶小孩出來見世面?恩,也可能是德國的安親班不盛行吧。
最後就是德國沒有流浪狗。所有能看到的狗兒們都是被照顧得很好,不論大隻小隻、血統花色,看起來就是很健康也很溫馴。不時可以看到遛狗的人們,或是讓狗狗下河去游個泳,撿個球等等。

沒有留言: